在中医诊断中,七绝脉的鉴别至关重要。七绝脉包括釜沸脉、鱼翔脉、弹石脉、解索脉、屋漏脉、虾游脉、雀啄脉。要准确鉴别这些脉象,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。釜沸脉,其脉搏如锅中沸水,浮数之极,有出无入。这种脉象在鉴别时,要注意其搏动的频率极快,且浮于表面,按之空虚。在实际诊断中,可让患者平静地仰卧,医生用手指轻轻搭在患者的脉搏上,感受其跳动的状态。若感觉脉搏跳动如同水在锅中翻滚,且没有沉稳的根基,那就有可能是釜沸脉。釜沸脉通常预示着病情危急,多为阳气将绝之象。
鱼翔脉的鉴别有其独特之处。它的脉象如鱼在水中游动,头定而尾摇,浮在皮肤表面,节律不齐。鉴别鱼翔脉时,医生要仔细感受脉搏的跳动轨迹。将手指轻轻放在患者脉搏处,体会那种似有似无、飘忽不定的感觉。鱼翔脉的跳动往往是时有时无,就像鱼在水中游动时偶尔露出水面的状态。而且其跳动的节律不规整,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。当出现鱼翔脉时,多提示患者的气血极度虚弱,心脏功能严重受损。医生在鉴别过程中,要排除其他干扰因素,如患者情绪激动、运动后等情况,以免误判。
弹石脉的脉象特点是脉来急促,如弹石般坚硬。在鉴别弹石脉时,医生需要用一定的指力去感受脉搏的硬度。当手指搭在患者脉搏上时,会感觉到脉搏跳动非常有力,且质地坚硬,就像用手指去触碰石头一样。弹石脉的跳动频率较快,而且具有一定的紧张度。在实际诊断中,要与其他坚硬的脉象进行区分。比如弦脉也有一定的硬度,但弹石脉的硬度更为突出,且跳动更为急促。弹石脉常见于一些实证患者,如体内有瘀血、痰湿等病理产物积聚时,就可能出现弹石脉。医生在鉴别时,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其他症状,如是否有疼痛、肿块等,进行综合判断。
解索脉的脉象如解乱绳,脉搏散乱无序,时快时慢,节律完全不整。鉴别解索脉时,医生要耐心细致地感受脉搏的跳动情况。将手指放在患者脉搏处,仔细体会那种杂乱无章的跳动。解索脉的跳动没有固定的节奏,一会儿快一会儿慢,就像解开的绳子一样,毫无头绪。这种脉象往往提示病情严重,患者的气血已经紊乱到了极点。在鉴别过程中,医生要与其他节律不整的脉象相区分。例如促脉、结脉虽然也有节律异常,但与解索脉的散乱程度不同。促脉是脉数而时有一止,结脉是脉缓而时有一止,而解索脉则是完全没有规律的散乱。
屋漏脉的脉象如屋漏滴水,良久一滴,脉搏极慢且节律不齐。鉴别屋漏脉时,医生要长时间地感受脉搏的跳动,等待其缓慢的搏动。这种脉象的间隔时间较长,就像屋漏的水滴一样,一滴一滴地落下。虾游脉则是脉搏如虾游水,时而跃然而去,时而又来。在鉴别时,要注意其跳动的突然性和间歇性。雀啄脉的脉象如雀啄食,连续急数三五至,止而复作。鉴别雀啄脉时,要感受其快速而短暂的跳动特点。这三种脉象都提示病情凶险。在综合鉴别时,医生要全面观察患者的症状,结合其他诊断方法,如望诊、问诊等。例如患者同时出现面色苍白、呼吸微弱等症状,再结合脉象的特点,就能更准确地判断病情。而且在鉴别过程中,要不断积累经验,提高对这些脉象的敏感度,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