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医领域,脾胃健康至关重要,许多中成药在健脾养胃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。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健脾养胃中成药。
人参健脾丸是一种经典的健脾养胃中成药。它主要由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山药等多种中药材组成。人参大补元气,白术健脾燥湿,茯苓利水渗湿,山药补脾养胃。这些药材相互配伍,具有健脾益气、和胃止泻的功效。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、脘闷嘈杂、恶心呕吐、腹痛便溏、不思饮食、体弱倦怠等症状。对于一些因为脾胃功能不佳,导致消化吸收不好,身体较为虚弱的人群来说,人参健脾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在服用时,需要按照说明书的剂量,一般用温开水送服,并且在服药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,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腻、生冷等刺激性食物。
参苓白术散也是常用的健脾养胃药。其成分包含人参、茯苓、白术、山药、白扁豆等。它的主要作用是补脾胃、益肺气。对于脾胃虚弱、食少便溏、气短咳嗽、肢倦乏力等情况有很好的调理效果。从中医角度来看,脾胃虚弱会影响水谷运化,导致湿气内生,而参苓白术散不仅能健脾,还能祛湿。像一些平时容易食欲不振、大便不成形,同时伴有气短、容易疲倦的人,服用参苓白术散可以改善这些症状。服用时,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用开水冲服或者用米汤送服。不过,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,并且在用药期间要注意忌不易消化食物。
香砂养胃丸由木香、砂仁、白术、陈皮、茯苓等药物组成。它具有温中和胃的功效,主要用于胃阳不足、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、痞满,症见胃痛隐隐、脘闷不舒、呕吐酸水、嘈杂不适、不思饮食、四肢倦怠等。对于一些平时喜欢吃生冷食物,导致胃寒,出现胃部不适症状的人群较为适用。其作用机制在于通过药物的配伍,调节胃部的气血运行,去除胃部的寒湿之邪。在服用香砂养胃丸时,要注意遵循医嘱,一般饭后服用效果较好。同时,要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情绪波动对胃部造成不良影响。如果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,或出现其他症状时,应立即停用并到医院诊治。
保和丸主要由山楂、神曲、半夏、茯苓、陈皮等药物制成。它的主要功效是消食、导滞、和胃。适用于食积停滞、脘腹胀满、嗳腐吞酸、不欲饮食等症状。当人们暴饮暴食或者吃了过多难以消化的食物后,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,此时保和丸就能发挥作用。它可以促进胃肠蠕动,增强消化功能,帮助食物更快地消化吸收。服用保和丸时,一般按照说明书的剂量服用即可。不过,虽然它是一种消食的药物,但也不能过量服用,以免损伤脾胃正气。同时,饮食上要注意适量进食,避免再次加重肠胃负担。
附子理中丸由附子、党参、白术、干姜、甘草等药物组成。它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,用于脾胃虚寒、脘腹冷痛、呕吐泄泻、手足不温等症状。对于一些体质虚寒,尤其是脾胃虚寒比较严重的人群,如经常感觉胃部冷痛,吃一点凉的东西就会腹泻,手脚常年冰凉的人,附子理中丸可以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附子理中丸中含有附子,有一定的毒性,所以在服用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,不可自行增减剂量。并且在服药过程中,如果出现唇舌发麻、头痛头昏、腹痛腹泻、心烦欲呕、呼吸困难等情况,应立即停药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