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医的世界里,中药种类繁多,黄精便是其中一味颇具特色的药材。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黄精这味中药。
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、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。按形状不同,习称“大黄精”“鸡头黄精”“姜形黄精”。它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东等地。其外形上,大黄精呈肥厚肉质的结节块状;鸡头黄精呈结节状弯柱形;姜形黄精呈长条结节块状。
黄精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。早在《名医别录》中就有记载,被列为上品。古代医家认为它是延年益寿的佳品,很多道家的典籍中也有道士服食黄精以求长生的记载。例如,东晋道教学者葛洪在《抱朴子》中就提到“昔人以本品得坤土之气,获天地之精,故名。”可见,黄精在古代就备受重视。
黄精具有补气养阴,健脾,润肺,益肾的功效。对于脾胃气虚,体倦乏力,胃阴不足,口干食少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。在润肺方面,可用于肺虚燥咳,劳嗽咳血。同时,它还能滋肾填精,缓解腰膝酸软,须发早白等肾阴虚的表现。比如,一些中老年人因肾阴虚出现的头晕耳鸣、腰膝无力,服用黄精一段时间后,症状会有明显改善。
黄精的用法多样,既可以入药煎服,一般用量为9 - 15克;也可以用来煲汤,如黄精瘦肉汤,将黄精与瘦肉一起炖煮,味道鲜美,又有滋补功效。还能制作成黄精膏,将黄精煎煮浓缩后加入蜂蜜等制成膏剂,便于服用和保存。此外,黄精还可以直接泡茶喝,简单方便。
虽然黄精有诸多益处,但也并非人人适用。中寒泄泻,痰湿痞满气滞者忌服。而且在使用时要注意用量,过量服用可能会导致湿邪内生,出现腹胀、消化不良等症状。在与其他药物配伍时,也需要遵循中医的理论,避免不恰当的搭配影响药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