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华医药宝库中,三七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药材,自古以来就被誉为“金不换”,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备受推崇。从古代医书到现代医学研究,三七以其卓越的活血化瘀、止血生肌功效,在治疗内外出血、跌打损伤、风湿痹痛等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。随着科学的进步,我们对三七的认识更加深入,不仅对其传统的药效有了更清晰的理解,还发现了它在调节血脂、保护心血管等方面的潜在益处。本文旨在全面介绍这一珍贵药材——三七,包括它的别名、来源、植物形态、产地分布、采收加工、药材性状、性味归经、功效与作用、临床应用、药理研究、化学成分、使用禁忌及配伍举例等内容,希望能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三七的视角。
三七。
田七、参三七、金不换、山漆、三漆、佛手三七、田漆、田三七。
三七来源于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pseudoginseng Wall. var. notoginseng (Burkill) Hoo et Tseng的干燥根和根茎。此植物又称为田七或田三七。
三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,通常株高约30至60厘米。植株直立,根状茎短,主根肥厚,多呈圆柱形或圆锥形。茎单生或少数簇生,无毛。叶片掌状复叶互生,边缘有细锯齿,表面深绿色,背面淡绿色。夏季开花,伞形花序顶生,花小,淡黄绿色,花瓣5,雄蕊5。果实为核果状浆果,熟时红色,内含种子。
三七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至3000米之间的亚热带山区,适宜于湿润、阴凉的环境。在中国,三七主要产于云南省文山州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部分地区。
三七一般在秋季采挖,经过清洗、去皮、切片、晒干等一系列工序制成药材。通常需要经过三年以上的生长期才能达到药用标准。
三七药材呈不规则块状或条状,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,有明显的皱纹和纵沟。质地坚硬而略脆,断面淡黄色至黄白色,可见散在的点状维管束。气微香,味苦而后回甘。
三七性温,味甘、微苦。归肝、胃经。
三七以其活血化瘀、止血生肌、消肿定痛的功效而闻名,适用于多种出血症、跌打损伤、瘀血肿痛等症。现代研究表明,三七还具有一定的降血脂、抗血栓、提高免疫力的作用。
三七可用于治疗内外出血、跌打损伤、风湿痹痛、胸腹疼痛等多种病症。常用量为3至9克,研粉吞服或煎汤服用。外用适量,研末撒敷或调敷。
研究表明,三七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三七皂苷能够促进血液凝固,减少出血时间,并且对心血管系统有益,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。
三七中含有多种皂苷、黄酮类化合物、多糖、氨基酸等有效成分。其中,三七皂苷R1、人参皂苷Rb1、Rg1等是其主要的有效成分。
孕妇慎用,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服用。
①治跌打损伤:三七粉3克,蜂蜜适量,温开水冲服。
②治咳血:三七粉3克,藕节炭10克,煎水冲服。
③治吐血:三七粉3克,龙眼肉10克,炖服。
④治衄血:三七粉3克,白茅根15克,煎水冲服。
⑤治便血:三七粉3克,槐花炭10克,煎水冲服。
⑥治崩漏:三七粉3克,艾叶炭10克,煎水冲服。
⑦治外伤出血:三七粉适量,直接撒于伤口。
⑧治风湿痹痛:三七10克,桑寄生30克,煎汤代茶饮。
⑨治胸痹心痛:三七10克,薤白10克,煎汤服用。
⑩治脑血管疾病:三七10克,丹参30克,水煎服。
通过本文的详细介绍,我们可以看到三七不仅是一种传统中药材,而且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,其药用价值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可。无论是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要求,还是从其复杂的化学成分分析来看,三七都体现了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。它在止血、活血、消肿等方面的疗效已经被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,同时也显示出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可能具有的积极作用。然而,正如任何药物一样,合理使用是关键所在,特别是考虑到个体差异和健康状况的不同,使用前咨询专业人士显得尤为重要。未来,随着更多科学研究的展开,相信三七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独特魅力,造福人类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