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生活中,风寒感冒是较为常见的病症,以下为大家介绍不同类型的风寒感冒药。
中成药在治疗风寒感冒方面应用广泛。例如感冒清热颗粒,它主要由荆芥穗、薄荷、防风等中药材组成。荆芥穗能解表散风,防风可祛风解表、胜湿止痛。感冒清热颗粒对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、恶寒身痛、鼻流清涕、咳嗽咽干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。还有正柴胡饮颗粒,其含有柴胡、陈皮、防风等成分。柴胡有和解表里的功效,陈皮能理气健脾、燥湿化痰。正柴胡饮颗粒适用于外感风寒初起,发热恶寒、无汗、头痛身痛、鼻塞流清涕等症状,能快速减轻不适。
西药治疗风寒感冒也有不错的效果。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是常用药物之一,它含有对乙酰氨基酚、盐酸金刚烷胺、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。对乙酰氨基酚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有解热镇痛作用;盐酸金刚烷胺可阻断甲型流感病毒脱壳及其核酸释放,影响病毒初期复制,从而起到抗病毒的效果。该药物能有效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、头痛、四肢酸痛、打喷嚏、流鼻涕、鼻塞、咽痛等症状。还有氨咖黄敏胶囊,其中的咖啡因能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效果,人工牛黄有清热解毒的作用,对于缓解风寒感冒症状也较为有效。
经典的中药方剂在风寒感冒治疗中历史悠久。麻黄汤由麻黄、桂枝、杏仁、甘草组成。麻黄能发汗解表、宣肺平喘,桂枝可解肌发表、温通经脉。麻黄汤适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,症见恶寒发热、头身疼痛、无汗而喘、舌苔薄白、脉浮紧等。另外,桂枝汤也很有名,其成分包括桂枝、芍药、生姜、大枣、甘草。桂枝解肌发表,芍药敛阴和营,二者配伍,一散一收,调和营卫。桂枝汤主要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,表现为头痛发热、汗出恶风、鼻鸣干呕、苔白不渴、脉浮缓或浮弱者。
冲剂服用方便,也是很多人治疗风寒感冒的选择。小柴胡冲剂由柴胡、黄芩、半夏、党参等药物组成。柴胡和解少阳,黄芩清热燥湿,半夏燥湿化痰。小柴胡冲剂可以缓解风寒感冒引起的口苦咽干、心烦喜呕、胸胁苦满等症状,对于感冒过程中出现的寒热往来情况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。午时茶颗粒含有苍术、柴胡、羌活、防风等多种药材,具有祛风解表、化湿和中的功效,可用于外感风寒、内伤食积证,症见恶寒发热、头痛身楚、胸脘满闷、恶心呕吐、腹痛腹泻等。
外用贴剂对于一些不适合口服药物的人群,如儿童等,是一种不错的选择。丁桂儿脐贴虽然主要用于小儿泄泻、腹痛的辅助治疗,但对于风寒感冒引起的腹部不适也有一定作用。其主要成分丁香、肉桂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,通过贴于脐部,药物可透过皮肤被吸收,调节肠胃功能。还有一些中药穴位贴,根据中医穴位理论,将药物贴在特定穴位上,如肺俞穴、大椎穴等,以达到疏风散寒、宣肺解表的作用,辅助治疗风寒感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