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慢性胃炎是常见的胃部疾病,它们的症状表现有一定差异。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急慢性胃炎的症状。
急性胃炎起病通常较急。患者可能会突然感到上腹部疼痛,这种疼痛的性质多样,可为隐痛、胀痛或剧痛。疼痛程度也因人而异,有的患者疼痛较轻,尚可忍受,而有的患者则疼痛难忍,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。此外,恶心、呕吐也是急性胃炎常见的症状。呕吐物一般为胃内未消化的食物,严重时可能会呕吐出胆汁。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腹泻症状,大便次数增多,质地稀薄,这是因为炎症累及到肠道所致。同时,患者可能伴有发热、脱水等全身症状,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,脱水则表现为口渴、皮肤干燥、尿量减少等。
慢性胃炎的症状相对较为隐匿,病程较长。大多数患者会出现上腹部不适,这种不适可能是一种饱胀感、沉重感或钝痛,疼痛没有明显的规律,有时在进食后加重,有时在空腹时也会出现。消化不良也是慢性胃炎的常见症状之一,患者会感觉食欲不振,进食量减少,进食后有饱胀、嗳气等表现。长期的消化不良还可能导致患者体重下降、营养不良。此外,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反酸、烧心的症状,这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,反流至食管引起的。还有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的症状,表现为面色苍白、头晕、乏力等,这与慢性胃炎导致的铁、维生素B12等吸收不良有关。
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,急慢性胃炎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症状表现。比如腐蚀性胃炎,多是由于误服强酸、强碱等腐蚀性物质引起,患者会出现口腔、咽喉、胸骨后及上腹部的剧烈疼痛,吞咽困难,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呕血、黑便等症状。感染性胃炎则是由细菌、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所致,患者除了有一般胃炎的症状外,还可能伴有高热、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。另外,药物性胃炎是由于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引起的,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同时可能伴有肝功能损害等其他不良反应。
急慢性胃炎的症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。饮食因素是一个重要方面,食用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,过度饮酒,不规律饮食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。精神因素也不容忽视,长期的精神紧张、焦虑、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,导致症状加重。此外,季节变化也可能对症状产生影响,在秋冬季节,气温变化较大,胃部容易受到寒冷刺激,从而使症状发作或加重。同时,患者自身的体质和免疫力也会影响症状的表现,体质较弱、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症状可能更为明显,恢复也相对较慢。
由于急慢性胃炎的症状与其他一些疾病有相似之处,因此需要进行鉴别判断。比如,胃溃疡也会出现上腹部疼痛,但胃溃疡的疼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,多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出现,然后缓解。胆囊炎也可能引起上腹部疼痛,但疼痛部位多在右上腹,且可能伴有右肩部放射痛。如果出现急慢性胃炎的症状,应及时就医,医生一般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、进行体格检查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,如胃镜检查、幽门螺杆菌检测等,来明确诊断,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