腮腺炎一般可分为流行性腮腺炎和化脓性腮腺炎,二者在用药上有很大区别。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,通常具有自限性。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,可选用一些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成药,如抗病毒口服液。它能抑制病毒复制,减轻炎症反应。同时,板蓝根颗粒也是常用药物,其具有清热解毒、凉血利咽的功效,有助于缓解腮腺肿胀和疼痛。而化脓性腮腺炎主要是细菌感染所致,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。
在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中,抗病毒药物起着关键作用。利巴韦林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,它可以通过抑制病毒核酸的合成来达到抗病毒的效果。在发病早期使用,能有效缩短病程,减轻症状。一般成人剂量为每次 0.15g,每日 3 次口服。不过,利巴韦林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,如贫血、乏力等,所以使用时需要密切关注。另外,干扰素也可用于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,它能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,增强抗病毒能力。通常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,但价格相对较高,且可能会引起发热、头痛等不良反应。
对于化脓性腮腺炎,抗生素的选择至关重要。青霉素类抗生素,如阿莫西林,是常用的一线药物。它对大多数引起化脓性腮腺炎的细菌都有较好的抗菌作用,且副作用相对较少。成人一般每次 0.5g,每 6 - 8 小时 1 次。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,则可选用头孢类抗生素,如头孢呋辛。它的抗菌谱更广,抗菌活性更强。使用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,足量足疗程使用,以确保彻底杀灭细菌,防止病情反复。
腮腺炎患者常常会伴有发热、疼痛等症状,此时需要使用解热镇痛药来缓解。布洛芬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,它具有解热、镇痛、抗炎的作用。可以有效降低体温,减轻腮腺部位的疼痛和肿胀。一般每 4 - 6 小时可重复用药一次,24 小时内不超过 4 次。对乙酰氨基酚也是不错的选择,它的副作用相对较小,尤其适用于儿童患者。使用时要注意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指导控制剂量,避免过量使用导致肝损伤等不良反应。
中药在腮腺炎的治疗中也能发挥很好的辅助作用。一些中药方剂,如普济消毒饮,具有疏风散邪、清热解毒的功效。其主要成分包括黄芩、黄连、连翘等,这些中药相互配伍,能有效减轻腮腺肿胀和疼痛,促进病情恢复。此外,外用中药也有一定的效果,如青黛散,将其用醋或茶水调成糊状后敷于腮腺肿胀处,可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。中药治疗副作用小,且能从整体上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,但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