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时,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就医。因为医生能够通过专业的检查手段,如胎心监护、B超等,准确判断胎儿缺氧的程度和原因。例如,如果是由于孕妇自身患有某些疾病,像妊娠期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导致的缺氧,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。而且医生有着丰富的经验,他们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出最适合的治疗方案,所以一旦怀疑胎儿宫内缺氧,务必第一时间前往医院,切不可自行判断和处理。
孕妇改变体位也是缓解胎儿宫内缺氧的一个重要方法。一般来说,左侧卧位是比较推荐的姿势。这是因为怀孕后子宫大多会出现右旋的情况,左侧卧位可以纠正子宫的右旋状态,减轻子宫对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压迫,从而增加子宫胎盘的血流量,改善胎儿的供氧状况。孕妇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变换一下左右侧卧位,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。同时,在休息和睡觉时尽量保持这种有利于血液循环的体位,为胎儿提供更充足的氧气。
吸氧是改善胎儿宫内缺氧的常见手段。在医院,医生会根据孕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,调整吸氧的流量、时间和浓度。一般每次吸氧时间在20 - 30分钟左右,每天可以进行2 - 3次。吸氧能够直接提高孕妇体内的血氧含量,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,从而缓解胎儿缺氧的症状。不过,吸氧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,不能自行随意增加吸氧的时间和浓度,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。
加强对胎儿的监护至关重要。孕妇要学会自我监测胎动,一般在怀孕28周后,孕妇可以每天早、中、晚各数1小时胎动,然后将3小时的胎动次数相加乘以4,即为12小时的胎动次数。正常情况下,12小时胎动次数应在30 - 40次左右。如果胎动次数过少或过多,都可能提示胎儿有缺氧的情况。同时,孕妇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产检,包括胎心监护、B超等检查,及时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和宫内状态。
如果经过各种治疗和处理后,胎儿宫内缺氧的情况仍然没有得到改善,或者胎儿已经出现严重的窘迫症状,医生可能会建议终止妊娠。这是为了保障胎儿和孕妇的生命安全。终止妊娠的方式会根据孕妇的孕周、胎儿的情况以及孕妇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,可能包括剖宫产或阴道分娩等。虽然这是一个比较艰难的决定,但在某些情况下是必要的措施,孕妇和家属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