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冒是常见的疾病,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。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几个治疗感冒的重要穴位。
风池穴位于颈部,当枕骨之下,与风府穴相平,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。按摩风池穴能够帮助散风解表,对于感冒引起的头痛、颈项强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效果。按摩时,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于同侧风池穴,其余四指附于头部两侧,由轻至重按揉1 - 2分钟。力度以穴位处有酸胀感为宜。风池穴是人体抵御外邪的重要关卡,刺激它可以增强人体的抗邪能力,促进身体恢复。当感冒初起,感觉头痛、怕风时,及时按摩风池穴,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的发展。
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。它是人体阳气汇聚的重要穴位,具有调节人体阳气、增强免疫力的作用。感冒时按摩大椎穴,可起到解表清热、疏风散寒的功效。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并拢,用力按压大椎穴,每次按压100 - 150下,每天按压3 - 4次。也可以用艾灸的方法,将艾条点燃后悬于大椎穴上方,距离皮肤2 - 3厘米进行熏烤,使局部有温热感而不灼痛为宜,每次灸10 - 15分钟。大椎穴就像人体的“小太阳”,刺激它能提升人体的阳气,驱散体内的寒邪,从而缓解感冒症状,如发热、恶寒等。
肺俞穴在背部,第3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肺俞穴是肺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,与肺脏密切相关。感冒多与肺的功能失调有关,按摩肺俞穴可以调节肺的功能,宣肺理气、止咳化痰。按摩时,用双手拇指指腹在两侧肺俞穴上按揉,每次按揉2 - 3分钟,每天2 - 3次。按揉的力度要适中,以局部有微微的酸胀感为度。通过刺激肺俞穴,可以改善肺部的气血运行,增强肺的防御能力,对于感冒引起的咳嗽、气喘等呼吸道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。同时,它还能帮助排出肺内的邪气,促进身体的康复。
合谷穴在手背,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。合谷穴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位之一,具有疏风解表、通络止痛的功效。感冒时按摩合谷穴,可有效缓解发热、头痛、鼻塞等症状。按摩时,用一手的拇指指腹按在另一手的合谷穴上,向掌骨方向用力按压并揉动,每次按摩2 - 3分钟,双手交替进行。孕妇不宜按摩合谷穴。合谷穴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,激发身体的正气,抵抗外邪的入侵。当感觉感冒不适时,及时按摩合谷穴,能起到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,使身体尽快恢复健康。
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,当鼻唇沟中。它与鼻腔密切相关,按摩迎香穴可以通利鼻窍,对于感冒引起的鼻塞、流涕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效果。按摩时,用双手食指指腹分别按于两侧迎香穴,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揉1 - 2分钟。按摩迎香穴可以促进鼻腔内的血液循环,减轻鼻黏膜的充血和水肿,使呼吸更加通畅。此外,它还能增强鼻腔的防御功能,防止外邪进一步入侵。在感冒期间,经常按摩迎香穴,能让你摆脱鼻塞的困扰,提高生活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