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那西汀曾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解热镇痛药,但由于其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,现在很多国家已限制或禁止使用。不过在过去,有不少药物中含有非那西汀成分。
复方阿司匹林片是比较知名的含非那西汀药物。它是一种复方制剂,除了非那西汀外,还含有阿司匹林和咖啡因。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起到解热、镇痛、抗炎的作用;咖啡因能增强解热、镇痛效果。非那西汀在其中也发挥着解热、镇痛的功效,它可以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的合成,以及阻断痛觉神经末梢的冲动而产生作用。过去常用于缓解发热、头痛、神经痛、牙痛等多种症状。然而,随着对非那西汀不良反应的认识加深,现在很多复方阿司匹林片已对成分进行了调整。
氨非咖片也是含非那西汀的药物之一。其主要成分包括氨基比林、非那西汀和咖啡因。氨基比林具有解热、镇痛、抗炎的作用;咖啡因能兴奋大脑皮层,提高对外界的感应性,并有收缩脑血管,加强前两药缓解头痛的效果。非那西汀在氨非咖片中辅助发挥解热和镇痛作用,对于一般性疼痛和发热有一定的缓解作用。但由于非那西汀可引起肾乳头坏死、间质性肾炎并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不良反应,现在氨非咖片的使用也受到了严格的监管。
去痛片是一种复方解热镇痛药,含有非那西汀、氨基比林、咖啡因、苯巴比妥。非那西汀和氨基比林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(PGE1)的合成及释放,而产生周围血管扩张,引起出汗以达到解热作用,同时能抑制PGE1、缓激肽和组胺等的作用,提高痛阈而产生镇痛效果。咖啡因能增强氨基比林和非那西汀的镇痛作用。苯巴比妥具有镇静、催眠、抗惊厥作用,可增强氨基比林的镇痛作用。过去去痛片常用于发热及轻、中度的疼痛。但鉴于非那西汀的危害,如今去痛片的使用也需要谨慎。
安痛定注射液中也有非那西汀的身影。它的主要成分有氨基比林、安替比林和非那西汀。氨基比林和安替比林能抑制下视丘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,恢复体温调节中枢感受神经元的正常反应性而起退热作用;同时还通过抑制PGE1、缓激肽和组胺等的合成与释放,提高痛阈而产生镇痛效果。非那西汀协同发挥作用,增强了药物的解热镇痛功效。该注射液常用于急性高热时的紧急退热,对发热时的头痛症状也有缓解作用。但同样因为非那西汀的安全性问题,使用时需要严格遵循医嘱。
由于非那西汀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,如可能导致肾损害、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,现在含非那西汀的药物使用受到了严格限制。在使用这类药物时,一定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,不能自行用药。同时,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反应,一旦出现不适症状,如血尿、少尿、乏力等,应立即停药并就医。此外,对于有肾功能不全、贫血等疾病的患者,更要避免使用含非那西汀的药物。随着医学的发展,现在有很多更安全有效的替代药物可供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