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干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它掌控着呼吸、心跳、消化等基本生命活动,还负责调节睡眠、觉醒等生理节律。一旦脑干受损,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症状,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造成极大影响。
意识障碍是脑干受损较为常见的表现之一。当脑干受损时,网状激活系统功能受到影响,患者可能出现嗜睡、昏睡甚至昏迷的状态。嗜睡表现为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状态,但能被唤醒,醒后可勉强配合检查及回答简单问题,停止刺激后又很快入睡。昏睡则比嗜睡更深,需大声呼唤或强烈刺激才能唤醒,醒后回答问题含糊,反应迟钝,刺激停止后迅速进入昏睡。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,患者意识完全丧失,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。脑干受损导致的意识障碍程度与受损的部位和程度密切相关,若损伤累及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,意识障碍往往较为严重。
脑干中有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,负责调节呼吸和心跳。脑干受损后,呼吸功能会出现明显异常。轻者可能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整,如呼吸频率忽快忽慢,潮式呼吸(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,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,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,如此周而复始)等。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停止,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。在循环系统方面,患者可能出现血压波动,早期可能血压升高,随着病情进展,血压可能逐渐下降,甚至出现休克。心跳也可能出现异常,如心率过快或过慢,心律失常等。这些呼吸循环功能的异常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,需要及时进行监测和治疗。
脑干与眼球运动和瞳孔调节密切相关。脑干受损时,眼球运动可能出现障碍。患者可能出现眼球震颤,即眼球不自主地左右或上下摆动。还可能出现眼球运动受限,如一侧眼球不能外展或内收等。瞳孔变化也是脑干受损的重要表现。正常情况下,双侧瞳孔等大等圆,对光反射灵敏。当脑干受损时,可能出现双侧瞳孔大小不等,一侧瞳孔散大或缩小,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。例如,中脑受损时,可出现双侧瞳孔散大;脑桥受损时,可能出现针尖样瞳孔。这些眼球运动和瞳孔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脑干受损的部位。
脑干是连接大脑和脊髓的重要通道,负责传递运动和感觉信息。脑干受损后,患者可能出现肢体运动障碍。表现为肢体无力,可单侧或双侧肢体受累,严重时可出现肢体瘫痪。患者可能无法正常行走、持物,甚至生活不能自理。同时,感觉功能也会受到影响,患者可能出现肢体麻木、疼痛、感觉减退或丧失等症状。感觉障碍的范围和程度与脑干受损的部位有关。例如,脑干一侧受损时,可能出现对侧肢体的运动和感觉障碍。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康复进程,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。
除了上述常见表现外,脑干受损还可能有其他症状。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,由于脑干支配吞咽相关的肌肉,受损后导致吞咽功能不协调,食物容易误入气管,引起呛咳,严重时可导致吸入性肺炎。还可能出现声音嘶哑,这是因为喉返神经受脑干支配,受损后影响声带的运动。此外,患者可能出现体温调节障碍,表现为体温过高或过低。这些症状虽然相对不那么典型,但也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,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加以关注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