岩椒草。
臭节草、松风草、石胡椒、臭沙子、猩锈臭草、臭草、苦黄草、大羊不食草、蛇盘草、烫伤草、地通花、蛇皮草、山羊草、铜脚一支蒿、九牛二虎草、二号黄药。
Herba Boenninghauseniae.
岩椒草来源于芸香科植物岩椒草Boenninghausenia albiflora(Hook.)Reichb. ex Meissn.的全草 。
岩椒草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,高可达30-100厘米。茎直立,分枝,四棱形,表面有细沟槽,被有白色短柔毛。叶对生,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,边缘具细锯齿,表面绿色,背面淡绿色,两面均被毛。花小,聚伞花序,花色淡黄至白色,花萼5裂,花瓣5片,雄蕊5枚。果实为蒴果,成熟时开裂。花期夏秋两季,果期秋季 。
岩椒草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及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 。
岩椒草通常在夏季采集,此时植物生长旺盛,药效成分含量较高。采集后可将全草晒干备用或鲜用 。
干品全草长10~30厘米,茎四方形,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,被白色短柔毛。叶对生,皱缩,展平后呈卵形至卵状披针形,边缘具细锯齿,黄绿色或灰绿色,两面均有腺点。气芳香,味辛、微苦。新鲜时叶面绿色,背面淡绿色,触感柔软 。
性凉,味辛、苦。归肺、肝、脾经 。
岩椒草具有解表截疟、活血散瘀、解毒等功效。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、支气管炎、疟疾、胃肠炎、跌打损伤、痈疽疮肿、烫伤等症 。
岩椒草内服时常用量为9~15g,煎汤服用;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用于治疗疟疾时,可与岩椒草、青蒿、艾叶等配合使用 。
现代研究显示,岩椒草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,包括芳香油、芸香甙、佛手柑内酯、白鲜碱等,这些成分赋予了岩椒草抗炎、解热、镇痛等药理作用 。
岩椒草全草含芳香油0.25%,茎叶含油0.3%。地上部分含有芸香甙、佛手柑内酯(Bergapten)、白鲜碱(Dictamnine)等有效成分 。
虽然岩椒草具有多种药用价值,但在使用时应注意,孕妇应慎用,以防引起不良反应 。
①治疟疾:岩椒草、岩椒草、青蒿、艾叶各9g。水煎,于发作前4小时服,或用单味鲜品于发作前2小时,捣烂敷大椎穴 。
②治感冒发热:岩椒草10g,生姜3片。水煎服。
③治跌打损伤:岩椒草适量,鲜品捣敷患处。
④治胃肠炎:岩椒草10g,黄连5g。水煎服。
⑤治烫伤:岩椒草叶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